新生兒出生后的一到三天內應該進行新生兒聽力檢查儀篩查聽力障礙情況,一般來說因為在羊水中生長,新生兒外耳道內也可能有羊水殘留,因此也可能會出現聽力篩查不通過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安排出生42天后進行復篩,但是如果新生兒聽力檢查儀復篩也沒通過該怎么辦呢?提示家長,需要地區指定的兒童聽力診斷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更詳細的聽力檢測。
聽力檢查可分為主觀檢查和客觀檢查。主觀聽力檢查適合能夠主觀配合的人群,客觀測試更適合嬰幼兒和主觀不能配合的成人來使用,如我們的新生兒聽力檢查儀。而如果聽力檢查儀初篩復篩都沒有通過,家長應該帶孩子進行更專業的聽力診斷,及時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并進行干預。目前對于嬰幼兒聽力障礙早期干預的主要手段有:耳科治療、佩戴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及使用骨錨式助聽器等其他聽力重建設備。
新生兒的聽力障礙原因有很多,而不同的聽力問題也有不同的治療干預辦法,耳科治療主要針對確診為分泌性中耳炎的嬰幼兒,首先要指導家長應盡量預防患兒感冒,保持正確的喂奶姿勢和方式,其次是要從確診之日定期隨診,每隔3到6個月要復查1次,直到中耳滲液完全消失;已診斷為永久性聽力障礙的孩子需要植入助聽器,助聽器是應對嬰幼兒聽力障礙的重要工具,合適的助聽器能使嬰幼兒獲得最佳的聽覺效果,為進一步的言語及語言康復訓練提供先決條件,使其盡可能多的獲得言語發展的機會;人工耳蝸植入是將人工制造的電子聽覺裝置植入有孩子耳內,電子耳蝸能將外界聲音轉換成電刺激在聽中樞產生聽覺,后期通過學習和訓練使孩子能理解語言,掌握言語交流能力。這種治療方式主要針對有嚴重聽力障礙的孩子,手術最好在孩子一歲左右進行;一些先天畸形會導致孩子無耳廓及外耳道,這種情況無法佩戴常規助聽器,可以使用骨錨式助聽器,有軟帶式和植入式兩種,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顱骨發育情況選擇不同的樣式。
新生兒聽力檢查儀復篩沒通過該怎么辦?家長首先應該帶孩子去指定部門進行更專業的檢查,確診孩子的聽力障礙類型,然后根據實際的問題進行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