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查儀檢測是依法開展的專項母嬰保健服務,可以盡早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問題,能及時進行聽力干預。但是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剛出生根本沒有聽力,如何能進行聽力篩查呢?實際上,胎兒的聽覺感受器在胎齡6—7個月時已基本成熟,正常新生兒雖然聽覺還沒有發育完善,但是一生下來就有聽覺定向能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嬰兒喜歡***聲音,當聽到母親呼喚時就會將頭轉向媽媽。但是,孩子的聽力正常與否不能單憑這點就判斷,專業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儀可以檢測新生兒耳蝸功能正常與否,能判斷孩子聽力閾值范圍。
有報道說,當母親在嬰兒看不到的地方呼喚嬰兒的名字時,10—12天的嬰兒會向母親的方向轉頭,而對其他女性的呼喚沒有反應,如果母親在照料寶寶時經常呼叫他的名字,5—8天后,大多數嬰兒就能對母親的呼喚發生反應。因而,新生兒是有聽力的,而新生兒聽力篩查儀是通過耳聲發射和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方式來檢測聽力,前者是反應的孩子耳蝸功能,后者是有助于反應孩子聽力損失水平的客觀評估,當然因為孩子剛出生,個別情況下,如外耳道殘存羊水、中耳有分泌物、鼻堵呼吸不暢等可能會出現誤診,檢測出現陽性情況,但那是極少數。
有數據表明,新生兒聽力篩查儀檢測未通過的比例在10%左右,如果初次篩查未通過,最后被診斷有聽力問題的可能性僅為1%—3%,多數聽力篩查未結果陽性的寶寶,經過診斷性聽力檢查后都能轉為陰性。當然,新生兒聽力篩查儀的檢測是準確的,但是也不能保證孩子在成長中受到其它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出現聽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