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篩查是國家規定的,孩子出生后就進行的聽力檢測,目的是為盡可能早地發現孩子可能存在的聽力問題。胎兒在母體中可以通過B超、NT等方式進行畸形篩查,而聽力,只能是通過出生后進行聽力篩查儀檢測。正常來說,孩子在母體中就已經有聽覺功能,出生后隨著生長發育聽力會逐漸趨于完善,盡早發現聽力障礙就可盡早進行診斷、干預,保證在孩子語言發育階段有合適的聽力補償。
聽力篩查儀檢測在新生兒未出院前就需要做,所檢測的結果可以分為兩類,通過篩查的和未通過篩查的。對篩查出有聽力障礙的孩子,須作進一步的診斷性檢查,以確定聽力受損的真正程度和性質。這項篩查主要是通過耳聲發射、聽性腦干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技術,在孩子自然睡眠或安靜狀態下進行的檢查,檢測客觀、快速、無創,通常只需5-10分鐘即可完成測試。這里還應注意,對于篩查已經通過,但是屬于聽力損失高?;純旱?,還是建議進行復篩,并且家長對于孩子的聽力問題應該著重注意。
聽力篩查儀檢查是孩子經過的首次聽力檢查,篩查前父母應該認真聽篩查人員講解聽力篩查的意義和方法,仔細閱讀知情同意書并簽字,過程中要保持孩子處于安靜狀態,因此要做好喂食使孩子舒適;新生兒聽力篩查儀檢測過程中陪同人員要保持安靜,避免交談,關閉一切通訊設備,避免出現噪音。同時要保持孩子篩查的正確姿勢,露出測試耳,避免遮蓋;對于聽力篩查結果,父母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按醫生要求做,通過篩查的定期接受兒保的聽力保健,沒有通過篩查的三個后進行復篩,聽力損失高?;純?,每6個月接受一次聽力監測,直至3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