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檢查儀篩查是為盡早檢出有聽力損失的寶寶,及時干預,以免因聽不見聲音而影響寶寶言語和認知的發育。測試方法簡單無痛時間短,可以在寶寶睡眠中做。據衛生部門統計,我國兒童聽力障礙患者約為200萬人,其中7歲以下兒童約80萬,新生兒聽力損傷發病率為9.52%,聽力損失有遺傳性與非遺傳性(導致的聽力損失有哪幾種由遺傳類型/不同影響因素對新生兒聽力檢查的檢測結果影響),我們今天就這兩種因素做簡單分析。
新生兒聽力檢查儀是孩子出生后進行的第一次聽力檢測,篩查不通過的情況下在孩子六月齡內要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如果聽力障礙是先天性的,可能孩子還伴有其他畸形存在,聽力障礙只是其中的一個表現,稱為綜合征性聽力障礙。聽力損失也可以單獨存在,沒有其他畸形的稱為非綜合征性聽力障礙。先天性遺傳性聽力障礙中大概有80%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8%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2%為X伴性遺傳。因此對于父母任何一方本身就是聽力障礙患者的,在做生育準備前應該先進行遺傳方面的檢測,如果已經有一個聽力損失孩子的父母想要再次生孩子,也要做基因遺傳檢測。
而非遺傳性的聽力損失原因就更多樣了,胎兒期、圍產期、新生兒期都有可能,因此新生兒聽力篩查檢測更為重要。人類的聽覺系統包括外耳、中耳、內耳和聽覺中樞,內耳里面有個形似蝸牛殼的聽覺氣管叫耳蝸,是感受聽覺后向中樞神經傳遞電沖動的重要器官。耳蝸的感受器在妊娠第8周開始發育,整個耳蝸在妊娠20周即發育至成人大小。聽神經的發育較晚,在孕中期才逐漸成熟。如果準媽媽在孕2個月時發生風疹病毒感染,會造成新生兒視力障礙、先天性心臟病和耳聾等。
此外,圍產期有一些嚴重疾病,使這些患兒存活后遺癥中也包括聽力障礙。如嚴重窒息、宮內窘迫、出生體重小于1500g等等。到了孩子出生后導致其聽力損失的原因就更多一些,比如急慢性中耳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應用耳毒性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對于新生兒來說都是導致聽力損失的原因,父母應該引起重視,即使是出生后孩子通過了新生兒聽力檢查儀檢測,后期育養過程中也要注意導致聽力損失的其它因素。